發電廠流程環環相扣,平時只要設備的故障無關人命、不使機組停產,都可以算是小事。但只要任何一個元件沒有到位使生產停止,保證負責管理的單位一定腎上腺素激增,又如果停止發電生產影響到的是台灣全面的供電問題,不難想像所背負的壓力有多大。
傳統產業有著這般的宿命,在這個圈子內的人即以此為業,當然也得接受這種24小時on call的生活。生活品質和五斗米只能妥協到一個可以接受的平衡點,無法兩者皆俱。
今年
這兩次的搶修除了面對公司內部的生產壓力外,也同時要面對外面的檢視---發電廠是否可以在短時間內復轉??…公司設備管理的能力..??。
談到鍋爐故障,最常讓鍋爐停擺的原因莫過於tube failure,內地管他叫”爆管”,台灣習慣叫”破管”,兩種稱法都是一樣的意思,就是管內的流體包不住外洩出來是也。而老外有時直接稱”tube leak”。但從維修的經驗和肇因來說,大陸所稱的爆管是比較具有震憾力一點,通常也指的是比較劇烈的爐管損壞。不管他是怎麼壞的,總之就是有人要去修….,而且要快。通常上級長官這時都會跟執行單位講,我們不趕哦!!但要儘快…。因為他們知道"趕",可能會增加工安風險...所以,以儘量不趕的說法趕現場的施工團隊。$&%#@*$&.. 如果真的慢慢來,除了”白目”,可能也找不到其他比較恰當的形容詞了…..。
所有的維修工作都必需在人員安全及設備安全的前提下完成。作業的安全,其實是搶修作業最艱難的挑戰,工作日以繼夜執行,鍋爐內環境惡劣,佈滿粉塵,照明死角多,最讓人感覺壓力的是”高度”。鷹架護欄外,是大約20層樓的高度,底下一片漆黒,黒的連光線都足以吞噬,讓人有種如履深淵的壓迫。有時,施工架搭不到,還得使用吊籠,站在靠著兩條鋼索支撐的鐵籃內,那種腳下懸空的感覺,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適應的。這是不能避免的工作環境,身為鍋爐的維護人員,這是宿命。
也難怪要找到願意接受這樣工作環境的年輕人越來越難。有時候想著,要以匍匐方式在人孔穿梭的工作,真的不是每個人做得起的…
待續..
留言列表